采访日期:2025年8月4日
采访公司:阿科玛、英科医疗、碧水源、康拓医疗
主要产品:Pebax热缩管、丁腈手套、中空纤维膜、PEEK颅骨修补系统


医疗领域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从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到基因编辑疗法,从智能手术机器人到可穿戴健康监测设备,科技创新正在重塑医疗行业的格局,为人类健康带来更多可能性。
据数据统计,2025年医疗市场规模预计突破6000亿美元。这一数字的背后不仅源于传统医疗设备的升级,更得益于数字化、精准化、个性化医疗的快速发展。例如,AI影像诊断系统已能早期识别癌症、心脑血管疾病,准确率超过90%;CAR-T细胞疗法让部分“绝症”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希望;微型生物传感器可实时监测血糖、血氧等指标,推动慢性病管理的智能化。
未来,随着生物工程、纳米技术和人工智能的进一步融合,医疗产业将突破更多技术边界,但它的核心使命始终不变——用最精密的制造,呵护最脆弱的生命。
本期《塑胶工业》特别策划——走进医疗终端市场,揭秘尖端科技如何重塑医疗行业新生态!
阿科玛:Pebax热缩管重新定义医疗导管行业
阿科玛(Arkema)作为全球领先的特种材料制造商,在医疗领域凭借高性能聚合物解决方案占据重要地位,尤其在医疗器械创新、包装安全和生物相容材料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近期,阿科玛推出了一款新型的Pebax热缩管,这是一种聚醚嵌段酰胺材料制成的革命性医疗组件,凭借0.001英寸的极致壁厚和独特热粘合特性,它正成为微创介入器械制造的新宠。
与普通热缩管本质不同在于,当温度达到收缩临界点时,Pebax分子链重构并与底层基材产生热粘合,无论是金属还是聚合物,这种特性让它在介入医疗器械领域脱颖而出。
Pebax热缩管还可直接省去传统FEP热缩管的回流、剥离等工序,制造时间缩短40%,消除溶剂使用导致的环保问题。支持0.006英寸(0.15mm) 超细导管制造,为脑深部介入器械提供可能。此外,就连6英尺连续长度管材都可实现全自动裁切与热封,与TotalCare智能生产系统集成,实现24小时无人化生产。
这项技术突破不仅简化了生产流程,更推动了微创器械向更精密、更环保、更智能的方向发展,为下一代介入治疗器械的研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英科医疗:丁腈手套突破可降解瓶颈
长期以来,传统丁腈手套因其特殊的材料特性一直被归类为不可降解的橡胶制品。这主要源于两个关键因素:一方面,合成橡胶基材具有高度稳定的分子结构,使其在自然环境中能够长期保持化学稳定性;另一方面,材料中含有的难降解氰基(-CN)官能团进一步增强了其抗分解能力,这种双重特性给环境带来了持久的负担。
近日,英科医疗的“一次性丁腈手套”成功通过Intertek天祥集团的生物可降解性能验证,成为医疗耗材领域可持续发展的又一标杆。
通过在手套中添加食品级特定诱导剂,促进及提高厌氧填埋环境下对应菌种及水解酶的活性及产菌量,使得合成橡胶分子被微生物“破拆”成易利用、更易分解的小分子,进一步促进降解过程。
在生物可降解性能验证过程中,Intertek实验室采用高固体厌氧消化条件模拟真实填埋环境,系统评估了诱导剂对微生物活性的激活效果及材料降解效率。实验数据显示,英科医疗研发的“一次性丁腈手套”在45天内即达到显著的生物降解率,这一突破性成果完全符合Intertek“绿叶环保声明”的严苛标准,成功通过了权威的生物可降解性能认证,标志着传统不可降解丁腈手套材料技术取得了革命性突破。
值得关注的是,该手套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在未接触到特定微生物和水解酶的情况下,手套的降解过程不会启动,确保终端使用性能不受影响。

碧水源:构建生物制药“中国膜”体系
作为决定药物活性与生产效率的关键耗材,高性能过滤膜的技术壁垒长期制约我国生物医药发展。碧水源依托二十年膜技术积淀,创新开发出医药级中空纤维膜产品体系。
该技术具有三大创新维度:首先,选用医用级高分子改性材料,可靠安全,抗污染性能强;非对称梯度孔结构及均一孔径保证高过滤精度的同时能获取更高通量,提高产品收率。此外,生物相容性优异;优选胶黏剂粘接强度高,耐热性、耐化学性及生物相容性优良,产品无缺陷。最为关键的是,该纤维膜过滤精度涵盖范围广(0.1-0.65um,3-750kDa);可满足生物制药行业中不同工艺的过滤需求。
“膜材料的突破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产业链安全的生命线。”碧水源主导或参与制定40余项膜材料国家及行业标准,打破了日、美、德“卡脖子”问题,构建中国膜技术话语体系,彻底扭转高端膜“受制于人”的局面。

康拓医疗:国产唯一PEEK颅骨修补系统
PEEK作为特种工程塑料的一种,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生物惰性,且具有与骨骼相近的弹性模量,X射线穿透性,以及机械性能和设计自由度更高,被誉为“下一代植入型医疗产品的理想材料”。
长期以来,PEEK被部分欧美国家列为战略物资对中国实行封锁、禁运,以其为主要材料的颅骨修补赛道上更是无一国产企业的身影。
而在近期,康拓医疗生产的创新产品—增材制造聚醚醚酮颅骨缺损修复假体(即3D打印PEEK颅骨系统)获批成功注册。这是以PEEK粉末3D打印技术实施的增材制造PEEK骨板获证后,在全球的首例颅骨修补手术。
这款创新产品享有四大核心技术:其一,实现与患者颅骨解剖结构的精准匹配;其二,独创PEEK粉材可回收激光烧结3D打印技术;其三,突破高精度PEEK注塑成型技术瓶颈;其四,是完全自主研发的个性化颅骨修复设计软件。这不仅撕开了西方技术封锁的口子,更标志着我国在高值医疗耗材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关键跨越。
未来,随着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将让更多患者享受到“量体裁衣”式的高端医疗解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