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访日期:2025年8月13日
采访公司:广州艾默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采访对象:销售主管梁焰豪
主要产品:气管导管、密闭式吸痰管、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
“十年磨一剑,今朝展锋芒。自2015年创立以来,艾默克已实现跨越式发展——建成14400平方米现代化产业基地,汇聚近400名专业人才,构建起包括4个十万级、1个万级及2个专业洁净车间的智能化生产矩阵。”梁焰豪自豪地表示。
“技术领先、品质卓越、以人为本”——梁焰豪用这三大核心价值,精准定义了艾默克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公司通过持续引进全球顶尖生产工艺,深度融合工业4.0智能技术,成功打造出行业标杆级智能工厂。其医用导管产品在精密性、生产效率和产品一致性等关键指标上均达到国际一流水准,成为国内医疗耗材领域的创新典范。

智能化工厂 奋力跑出加“塑”度
“你们认为对于生产医疗产品的企业来说,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电话那头,梁焰豪抛出了这个引人深思的问题。
他进一步解释道:“医用导管作为基础医疗器械耗材,虽然不像芯片(IC)或电路板(PCB)那样属于高附加值产品,但其市场需求具有显著的稳定性优势。正是这种稳定的需求特性,反而对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水平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围绕这个方向,艾默克打造了智能车间,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实现了医用导管生产全流程的精准管控。在这个智能车间里,每一个生产环节都被赋予了“智慧大脑”——从原材料入库到成品出库,全程采用MES系统实时监控;多轴机器人精准完成导管挤出成型;智能仓储系统自动完成产品分类和批次管理......



即使在无人的状态下,车间的生产依然能够自主运转,仿佛拥有自我意识一般。“我们追求的不仅是生产效率的提升,”梁焰豪补充道,更重要的是通过智能化手段确保每一根导管的品质一致性。在医疗领域,即便是最基础的产品,也承载着患者的生命安全。”为此,艾默克的智能车间建立了完善的产品追溯体系,通过激光打标技术为每批产品赋予唯一身份编码,确保从原料到成品的全程可追溯。
这种智能化转型带来的效益已经显现:产品不良率近乎为零,生产效率提升一倍。更重要的是,企业获得了进入高端医疗器械市场的“通行证"。目前,艾默克的医用导管已通过欧盟CE认证和美国FDA审核,产品远销海内外多个国家和地区。
多款拳头产品为用户提供最佳体验
“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医疗制造品牌”——这一愿景始终指引着艾默克过去十年的发展征程。十年间,艾默克不仅完成了从区域性企业到全国性医疗制造商的战略转型,更以开放包容的姿态积极"出海",在全球医疗产业版图中寻找自己的坐标。
“通过与全球顶尖医疗企业的深度合作与技术交流,艾默克持续汲取前沿的研发理念和创新成果,成功将‘中国制造’与‘全球智慧’有机融合,逐步建立起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梁焰豪指出,这种“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的发展策略,正有力支撑着艾默克产品的持续创新。
以艾默克的拳头产品一次性密闭式吸痰导管为例,传统导管在病患接受吸痰治疗的过程中,每次操作均需将人工气道与呼吸机分离,中断机械通气,并将吸痰管暴露于大气环境中执行。这种开放式吸痰方式易引发心律干扰,导致血氧饱和度下降,同时增加气道及环境污染的风险。

针对临床长期面临的呼吸道管理难题,艾默克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率先在国内推出了一款革命性的一次性密闭式吸痰导管系统。该导管设计独特,能够在不中断呼吸机连接的情况下进行吸痰操作,有效减少了因吸痰引发的肺容量降低及肺泡萎缩现象,防止由此导致的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衡。此外,它还能显著减轻肺泡萎缩与复张过程中产生的剪切力,从而避免或减轻对肺组织的二次损伤。这一创新产品的问世,不仅填补了行业空白,更大幅提升了临床治疗的效率和安全性。
艾默克始终秉持精益求精的设计理念,其每一款产品都深度融合人体工程学原理,在细节之处彰显专业匠心。如可视双腔喉罩,这款创新产品通过独特的清洁装置设计,成功实现了可视化技术在喉罩通气道中的临床应用。


梁焰豪特别指出,该产品的核心优势在于:临床医生可借助高清可视系统的实时影像引导,精准快速地完成喉罩置入操作;其创新性的气囊设计能完美贴合声门周围解剖结构,形成可靠密封;更重要的是,术中可全程监测气囊位置,有效预防非预期移位,为危重患者抢救争取宝贵时间。这一系列创新设计显著提升了手术安全性,大幅降低了患者术中痛苦,充分体现了艾默克“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产品开发理念。
如今,艾默克已成功研发出包括气管导管、喉罩通气道导管、密闭式吸痰导管、双腔支气管导管、支气管堵塞器及可视频化导管在内的三十余种高端产品。未来,艾默克计划在智能监测、精准定位和微创介入等领域加大投入,积极推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技术与传统医疗器械的深度融合,致力于为全球医护人员提供更安全、更高效、更人性化的医疗解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