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品牌营 >> 专题报道 » 正文
荆棘中走出的亿级企业:黄俊伟的“双轨”实业梦
  浏览次数:27782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1日 20:11:26
[导读] 一条路聚焦高端板材,以打造具备国际一流水平的板材制造体系为目标;另一条路深耕吸塑包装,致力于为汽车、医疗、家电、食品等行业提供关键支撑与创新赋能。
微信图片_20250910155817_2531_145
佛山市顺德区鸿晏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采访对象:总经理黄俊伟

 

前言:

2010年鸿晏公司创立以来,创始人黄俊伟便为企业锚定了双轨并进的发展战略:一条路聚焦高端板材,以打造具备国际一流水平的板材制造体系为目标;另一条路深耕吸塑包装,致力于为汽车、医疗、家电、食品等行业提供关键支撑与创新赋能。
微信图片_20250909155306_4_500
这种双轮驱动、并轨前行的战略布局,不仅构筑了鸿晏坚实的产业基础,更成为推动公司实现年产值突破亿元的重要里程碑。

 

  正文:

命运掷荆棘 报之以繁花

我啊,是个迫不得已的创业人。黄俊伟常常笑着这样形容自己。

故事还要从2004年讲起。那时的他,从湖南只身出发,跟随一位老板来到上海浦东筹建新厂。初创企业百事待兴,从选址规划、机器采购,到生产线调试、实现量产,前后历经数月,其间艰辛难以尽数。他本以为,等工厂运转平稳,自己必将得到老板的重用。谁知局面急转直下——老板寻了一个理由,将他辞退。

那些日子,黄俊伟常常独自徘徊在浦东的街头,彷徨四顾,前途茫茫。其中失落,不言而喻。

命运的转机很快降临。不久后,广东顺德一家工厂联系上黄俊伟,邀请他出任厂长。当时,该厂接下一笔浴缸板的大订单,生产却极不顺利,退货率高达20%。凭借技术出身的深厚积淀,黄俊伟不负众望,精准定位生产瓶颈并迅速攻克关键技术难题,彻底扭转了产品质量不稳定的局面。老板对此深感欣慰,不仅大幅提升其薪资待遇,更承诺每年发放两万元奖金,以季度为单位兑现。

然而就在工厂运营步入正轨之后,2005年下半年,老板却再次以经营成本过高为由将他辞退。此时距他入职,仅一年零两个月。

再度离开,黄俊伟没有彷徨。这一次,他毅然下定决心:不再为别人打工,必须自己开拓事业,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然而,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公司初创阶段,受限于资金匮乏,黄俊伟不得不以贸易的形式艰难起步,以此响应市场需求、积累行业经验。彼时,恰逢电商经济初兴之时,一位台商通过阿里巴巴电商平台联系到他,提出希望开发一款性价比卓越的床尾板产品。这一需求,正契合黄俊伟深耕多年的专业领域。

最终,他不仅成功交付了令客户满意的解决方案,更由此开启了一段与台商长达十年的稳定合作。以此为契机,黄俊伟的事业也逐渐步入快车道。直至2010年,在资金与人脉双双成熟之际,他正式创立了鸿晏塑胶制品有限公司,从而完成了从贸易商到实业家的关键转型。

 微信图片_20250910105530_75_156

双轨交映 共赴星途

当被问“鸿晏”公司名称的由来时,黄俊伟说,“宏图大展,日日平安”是其核心寓意——这四个字既寄托了壮志凌云的远大抱负,也蕴含着脚踏实地、行稳致远的务实精神。

创业伊始,黄俊伟就为企业规划出清晰的双线发展战略:一方面专注高端板材领域,尤其是ABS板材的研发与生产;另一方面则深入布局吸塑包装,为汽车、医疗、家电及食品等行业提供核心组件与创新解决方案。

微信图片_20250909155341_22_500

在板材制造领域,鸿晏目前已于车间部署了7条来自金纬与金湖的先进挤出生产线。设备配备精密的温控与挤出控制系统,显著提升了产品在平整度与性能稳定性,同时增强了定制化能力,可灵活研发不同规格、颜色和性能的高附加值板材,精准契合高端市场的需求。目前,7条产线月均产量达900吨,年产能已突破10000吨。
微信图片_20250909155327_18_500

吸塑托盘是鸿晏的核心业务板块之一。凭借先进的吸塑技术和自动化生产线,鸿晏能够为客户提供结构精确、品质稳定且可深度定制的托盘解决方案。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子元器件、医疗器械、食品加工及工业零部件等领域,凭借卓越的防护性、堆叠性和高材料利用率,有效帮助客户提升仓储物流效率和产品包装品质。
微信图片_20250910105416_74_156

“我们可以实现孔位误差小于0.5mm的高精度托盘制造。某知名家电品牌通过采用我们的防静电吸塑托盘,生产线周转效率提升20%,包装损耗率降低15%,真正实现了降本增效。”

当谈及吸塑包装的发展趋势时,黄俊伟坚定地表示:“如果只用一个词来定义,我认为是——绿色化。”在他看来,行业未来的突破不仅依赖于环保材料的创新,更在于构建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可持续体系。鸿晏正积极推动rPET(再生聚酯)和生物基塑料等绿色材料的规模化应用,并将携手产业链上下游伙伴,共同探索“回收-再生-再利用”的闭环模式,力求实现与环境共生、与未来共行的可持续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