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公司:佛山市昱昇办公用品制造有限公司
采访对象:总经理陶良光
前言:
在当前“内卷”不断加剧的行业背景下,昱昇积极推动了一系列结构性调整,这些举措并非仅为短期应对,更是基于长远战略的趋势性布局。陶良光在采访中表示:“近年来,行业面临巨大挑战,企业必须寻求跨越式发展,否则难以突破当前的业绩瓶颈。拓展国际市场,正是我们认定的重要突破方向。”
在这一战略指引下,昱昇持续加速全球化布局,其产品已成功进入欧美、日韩等多个海外市场,出口销售占比逐年提升,目前已达到公司总收入的30%,国际化已成为支撑企业持续增长的关键动力。
正文:
月产1000万件背后:“智”造能力的进化与跃迁
走进昱昇的制造车间,仿佛步入一座精密运行的“未来工厂”。一眼望去,海天、伊之密等高端注塑设备如列队士兵般整齐排列,自动化旋律正在这里无声奏响。只见寥寥几位技术人员在关键节点从容监控,无数办公用品和化妆品外盖便已如流水般高效产出……这不仅是一条生产线,更是精益制造的真实缩影——效率大幅提升,人力成本显著优化。
陶良光强调:“自动化带给昱昇的,不仅是产能的跨越,更是品质的升华。凭借高度稳定的设备精度,我们确保了每一件产品都能经受极致标准的检验。品质——已成为昱昇最核心的竞争力,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坚实根基。”
在昱昇车间的两旁,陈列着42台尚发机械手。自2014年逐步投用以来,它们已成为注塑线上不可或缺的“智能骨干”。这些机械手实现24小时不间断稳定作业,精准执行取件、摆放等精密操作,表现高效可靠,售后响应及时,推动昱晟实现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战略转型,为企业降本增效注入强劲而持久的动能。
在这样高度智能的车间里,产品究竟如何诞生?《塑胶工业》记者在化妆品外盖生产线找到了答案:从原料到成品,全程实现了流程化、可视化作业。管理人员通过实时数据看板,随时掌握生产进度、设备状态和库存动态,让决策更精准、响应更迅速。自动化质检系统如同火眼金睛,毫不放过任何细微瑕疵。就连车间通道都规划得井井有条,明亮整洁的环境让员工心情愉悦,效率与幸福感同步提升。
“各系统协同作战,构建起昱昇智能制造的强大生态,这也成为我们在行业中的核心竞争力。”陶良光表示,“如今我们月产能已达到1000万件,但脚步不会停止。未来,昱昇还将持续加码智能化与数字化转型,致力引领制造业迈向高质量未来。”
品牌价值与可持续性的双向赋能
当前,中国美妆出海正处在从“产品出海”迈向“品牌出海”的历史转折点。前有花西子、花知晓等品牌以文化及独特品牌定位实现价值跃升,后有众多企业仍在代工的旧路上艰难探索。摆在中国美妆众多企业面前的,既是全球市场带来的巨大机遇,也是供应链升级、品牌定位塑造与本土化运营的多重挑战。
陶良光指出,“化妆品外盖作为产业链关键配套,出海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他透露,昱昇早在数年前便启动了对海外市场的初步布局,并持续拓展与优化国际业务体系。截至目前,公司出口业务占比已达30%,正日益成长为支撑企业盈利增长的核心引擎。
在区域布局方面,日本、韩国、欧洲及美国市场是昱昇持续深耕的战略要地。针对不同地区的外盖使用习惯与市场价格,昱昇积极推动产品本地化调整,并在营销策略中深度融合当地文化语境。通过依托本地团队、本地渠道与合作伙伴网络,实现了更敏捷、更接地气的市场渗透。
昱昇始终坚持“走出去”的战略方针,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并与多家国际知名厂商建立了合作关系,从而进一步拓展了国际市场并深化了全球产业间的合作。随着国际市场的大举开拓,陶良光预计,2025年的出口额有望达到历史峰值。
陶良光强调,品牌出海本质是一场持久战,离不开战略耐心与长期投入。企业需稳步构建海外渠道与供应链体系,不断夯实用户信任。在他看来,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品牌,应注重与用户建立社群联结、达成价值共鸣,而非仅仅追求短期的利益增长。
围绕这个方向,下一阶段昱昇将持续推进制造体系的全方位战略升级,以“质量精益化、结构高端化、发展可持续化”为核心导向,系统性引入国际先进的智能生产设备与工艺技术,重点布局自动化、数字化产线,夯实高端产品研发与规模化制造的硬实力。与此同时,公司也将积极践行绿色制造理念,精准响应全球碳中和倡议,推动专业化制造与可持续发展深度融合,实现战略协同的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