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终端应用 >> 包装 » 正文
宇捷二十年:在废塑料与制造业之间,架起一座“桥”
  来源:东莞市宇捷实业投资有限公司   编辑:塑胶工业   浏览次数:13337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1日 10:53:56
[导读] “二十余年深耕于塑料改性再生领域,宇捷从最初的一家小厂,如今已发展成为拥有超万平方米厂房、超百人团队的专业企业。”石传捷指出,公司始终将创新视为发展的核心动力,不仅技术研发人员占比高达20%,还积累了超过20项生产发明专利。
 宇捷二十年:在废塑料与制造业之间,架起一座“桥”

采访日期:2025年10月22日

采访公司:东莞市宇捷实业投资有限公司

使用设备: 一凡挤出生产线

采访对象:董事长石传捷

主要产品:PCR再生塑料



现在,依托16条一凡挤出生产线,宇捷每年能稳定产出50000吨以上的改性塑料颗粒,已被广泛应用于日化、电子、汽车、家电等多个行业。这不只是数字上的产能体现,更是践行绿色承诺的一份实实在在的担当。



时代之问:为什么是PCR?


初访宇捷,石传捷的开场白简单而直接:“各位了解PCR改性塑料吗?”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恰恰是宇捷整个业务的价值起点。在他看来,PCR塑料的改性再生,是一场关于材料科学的“重塑”之旅——通过创新技术,将消费后回收的塑料转化为性能稳定、可重新应用于各行业的高价值颗粒,这正是宇捷过去二十余年专注在做的事。


“为什么会选择这个赛道?”听到这个问题,石传捷笑了笑,目光看向窗外那片熟悉的厂房。“二十多年前,我看到两件事:一边是堆积如山的塑料废弃物,另一边是制造业对原材料如饥似渴的需求。”他转过身来,语气变得坚定,“那时我就想,为什么不能在二者之间架起一座桥?”


这座“桥”,就是宇捷深耕的PCR改性塑料。它不是简单的回收再造,而是一场赋予废旧塑料新生命的“精工重塑”——通过技术手段,将消费后回收的塑料“变废为宝”,转化为性能稳定、能满足日化、电子、汽车等行业要求的高价值颗粒。


“很多人当时觉得这是个小众赛道,又脏又累。但我看到的,是一个必然的未来。”他解释道。这个未来,一端连着政策推动的“绿色循环”,另一端接着品牌方对“可持续供应链”的迫切需求。“我们不是在处理垃圾,我们是在为工业制造提供‘城市矿山’里的绿色原料。”



选择这条道路,意味着要投入大量研发资金,去解决不同来源、不同品类的废旧塑料性能不稳定的行业难题。“这就像一位医生,要面对各种复杂的‘病例’。”宇捷凭借二十多年的技术积淀,如今已能“诊断”并“治愈”这些材料,通过独特的改性技术,让它们重获新生,甚至拥有比原生料更优异的特定性能。


“当客户告诉我们,用了宇捷的环保颗粒,不仅碳足迹降低了,产品品质也完全达标时——那就是我们最有成就感的时刻。”石传捷说。这份成就感,源于一份朴素的信念:用商业的力量,让经济增长与环境友好并行不悖。



产品差异化:看得见的颠覆


在宇捷,差异化并非停留在参数表上的细微调整,而是一场看得见、摸得着、经得起检验的现场颠覆。


宇捷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已成功实现多款产品的性能升级。以市场常见的普通PP材料为例,其长期耐热温度约为100℃,热变形温度在110℃左右。而宇捷自主研发的生物基纤维PP,通过核心工艺改造,将长期耐热温度显著提升至110–120℃,热变形温度达到120℃。该材料在保持优异安全性、物理性能和耐化学腐蚀性的同时,完全保留了可回收的环保特性,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一次性餐盒、饮料杯、咖啡杯、奶茶杯等日用包装领域,为客户提供了更耐热、更安全的绿色解决方案。



宇捷的拉丝级聚丙烯PP,为高端应用提供了值得信赖的材料解决方案,重新定义了拉丝级PP的性能标杆:在确保高拉伸性、出众耐热与易加工特性的同时,更以FDA食品级认证与IEC 62321重金属检测,构筑起安全壁垒。这份对卓越与安全的坚持,赢得了纺织、包装、地毯、草坪及绳索等领域领先品牌的长期青睐。



谈及当前的合作版图,石传捷的目光中流露出沉稳的自信。他介绍道:“我们目前已与三星、沃尔玛、星巴克等全球品牌建立了合作关系。” 在他眼中,这份名单超越了商业意义上的客户名录,更像是一系列无声的勋章,标志着宇捷的产品实力与品牌价值已通过国际市场的严苛检验,其环保材料正深度融入全球消费者的日常体验之中。


此外,为紧抓新能源汽车产业爆发式增长的历史性机遇,公司已完成了前瞻性的战略布局,率先通过了严格的IATF 16949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成功取得了进入全球主流供应链的“通行证”。在此基础上,公司正持续加大对车用塑料的研发创新、专用生产线建设与市场开拓的投入,致力于为行业打造轻量化、高耐热、阻燃等特性的高性能材料。



“我们现在做的仅仅只是开始,”石传捷的语气坚定而深沉,“我们的使命,是彻底打破国外品牌在高端再生材料领域的技术壁垒,推动国产塑料实现从‘跟跑’到‘并跑’乃至‘领跑’的产业升级。最终,让源自中国的绿色材料,成为世界舞台上的一张新名片。”




   陈茜茜              

   15521014445        

  102908011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