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价格如脱缰野马一路狂飙,把订单逼到拥有成本优势的一级、二级厂。多数人受损,少数人获益。
美国单边主义与关税战引发的产业链外迁,迫使市场重新洗牌,少数有能力出海的企业笑纳大礼,大量企业被淘汰。
而真正改变行业生态的是消费者个性化与多样化需求掀起的小单快反订单巨浪,这一趋势是对传统印刷包装的彻底颠覆,除了极少数单品智能工厂能存活外,大多数传统制造工厂将被无情淘汰。
印刷包装制造业的生态,正被单品智能工厂强力重构,留给传统包装企业的时间不多了。
许昌裕同:精品礼盒智能工厂
在许昌裕同的智造车间,技术工人们通过电脑显示屏与工业机器人进行人机对话,而机器人则精准且高效地挥动手臂,完成送料、裁剪、成型、搬运等一系列复杂工序,仅需不到20秒即可产出高端包
装彩盒产品。平均增效48%,预计每年节约人工耗时成本近20000小时。
许昌裕同总经理加金良透露,过去需要10多名熟练工人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仅需一条自动化生产线便能轻松应对,这不仅降低了15%的生产成本,还大幅提高了30%以上的生产效率。

这家灯塔工厂通过供应链协同、设备智能化改造、数字化系统等环节实现天地盒、书型盒、烟盒等标准单品的自动化突破。未来,所有这类产品的订单,都将被虹吸,传统精品盒工厂将无立锥之地。
中山中荣:卡盒类智能工厂
在中荣印刷股份中山智能工厂,每天有2000款产品交付,8000次半成品周转,有3万种新旧材料吞吐……在这里,数万种原材料、规格材质各异的印刷品,实现无人仓储、生产调度、自动运输,并且从不出错。
通过数码印刷设备、数字化系统管理、以及智能立体仓库,中荣股份可以轻松实现卡盒类产品的小单快返订单交付。随着终端品牌的SKU爆炸式增长,营销活动越来越频密,大量卡盒订单将汇聚到这类智能工厂。
惠安南王:包装袋智能工厂
在福建南王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惠安二期智能产业园,可实现年产超27亿个环保纸袋、95亿个食品包装、20亿个无纺布袋、超2m³标签票据,满足客户的小单快反需求。
南王通过引进国际领先的智能化生产线,结合自主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了高效、精准、低碳生产。未来,外卖纸袋、购物袋类的小单快反订单,将被南王收罗一空。
上海紫丹:食品包装盒智能工厂
在紫江企业上海紫丹智能工厂,通过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实现人员减少10.2%,销售额增加25.4%,OEE增加31.9%,质量损失率下降33.1%,单位产品成本下降5.1%,产品质量追溯耗时从2小时缩短至几分钟。
紫丹智能工厂把生产设备相互联网接入平台,以无缝非侵入方式让各系统具备数据接口,集成数据,支撑生产运营协同分析和决策,实现数据驱动智能制造,推动自动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
根据小单快反订单的现状,公司通过条码识别、机器人等技术,开发实现了不同产品从预先赋码、自动贴标并校验,直到自动分类装箱、封箱和码垛的产线柔性配置。未来,食品包装盒订单将向紫丹聚集。
汉川合信:瓦楞彩箱智能工厂
在合兴包装旗下的汉川合信智能工厂,仅靠150人,一天可生产200万个瓦楞彩盒,年产值高达十亿。
该工厂将柔版预印工艺应用到瓦楞纸箱领域,通过引入600米/分的意大利卫星式柔印机和150米/分美国 HP卷筒数码印刷机,同时满足小单快反与大批量需求。在软件建设上,合信智能包装投入近千万元搭建的 ERP、MES等信息化系统,如同企业的数字神经中枢,将订单处理、生产排程、产品交付等全流程纳入数字化管控,让数据驱动决策,大幅提升运营效率。
相比传统彩印贴面工艺,合信的瓦楞彩箱交付周期可缩短至24小时,生产生成降低20%,实现了对传统彩箱工厂的降维打击。
杭州大胜达:瓦楞纸箱智能工厂
大胜达杭州智能工厂,5万平方米的生产车间一线员工数量却只有40几人。工厂有一串纸包装生产制造密码——12810,代表产品销售1小时订单需求响应、2小时接单,8小时产线投产,10小时订单交付。
作为国内纸包装行业智能制造的先行者,大胜达通过三期智能化建设,深度融合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构建了覆盖设计、生产、物流的全链条智能体系,实现了瓦楞纸箱大规模定制化生产。
随着大胜达纸箱智能工厂的不断复制,以及小单快反时代的加速到来,未来有望虹吸其它同行的纸箱订单。
滁州龙利得:瓦楞纸盒智能工厂
在龙利得安徽滁州智能工厂,瓦楞纸盒无人生产线已投产多年,原先需要4条传统流水线、200多名工人。现在只需4名员工负责操作单臂机器人、码垛机器人、AGV(自动导引运输车)等自动化装备。
龙利得实现了一体化研发、设计、客服、营销、智造、仓储、物流、售后等数字化管理系统的构建,还推出了以订单管理系统为核心的客户端,实现了实时跟踪、定制化生产、可视化过程、质量全生命周期追溯以及过程中预防性风险控制。

一旦龙利得将这种无人产线复制到全国各地,瓦楞纸盒订单将尽数纳入囊中。
上海艾创:工业包装袋智能工厂
在艾录股份总投资超13亿元的上海艾创智能工厂,通过AI将换单效率直接优化了50%,产品良品率稳定维持在99.5%以上。整个车间每班只需配备6-7名工人,产能相当于2500名传统制袋工人的产出。
项目大量采用AI技术、工业互联网和MES自动化物流系统,旨在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并稳定产品质量。未来工业用纸包装、复合塑料包装将尽归艾创。
那么,接下来该怎么办?
平说AI认为,转型迫在眉睫:中小企业走轻资产路线,利用AI赋能转型超级个体;先进生产力企业升级单品智能工厂,对接超级个体订单。
















 总投资高达41亿欧...
总投资高达41亿欧... 宝捷越南展厅开业 ...
宝捷越南展厅开业 ... 伯乐智能越南启新...
伯乐智能越南启新... 美的巴西工厂正式...
美的巴西工厂正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