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技术 >> 薄膜与片材挤出 » 正文
拉伸流动场诱导 PVDF/BaTiO3流延膜结晶行为研究
  浏览次数:8188  发布时间:2020年02月24日 14:46:01
[导读] 聚偏氟乙烯(PVDF)的晶体结构及取向结构对 PVDF 相关功能材料的性能影响显著。本文利用挤出流延过程中的拉伸应力场对 PVDF/BaTiO3 复合材料进行原位非等温拉伸,研究了拉伸比及 BaTiO3 含量对 PVDF/BaTiO3 流延膜结晶结构和介电性能的影响。WAXD 结果表明,PVDF/BaTiO3 复合膜的取向程度明显大于纯 PVDF。
 宫 蕾
(大连大学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辽宁 大连 116622)

摘 要:聚偏氟乙烯(PVDF)的晶体结构及取向结构对 PVDF 相关功能材料的性能影响显著。本文利用挤出流延过程中的拉伸应力场对 PVDF/BaTiO3 复合材料进行原位非等温拉伸,研究了拉伸比及 BaTiO3 含量对 PVDF/BaTiO3 流延膜结晶结构和介电性能的影响。WAXD 结果表明,PVDF/BaTiO3 复合膜的取向程度明显大于纯 PVDF。SAXS 结果显示,对于纯 PVDF,第二个散射峰的强度随拉伸进行而不断增加,在拉伸比为 1.5 后时,明显超过了第一个散射峰的强度。加入 BaTiO3后,第一个散射峰的强度比纯 PVDF 明显增加,而第二个散射峰的强度也随拉伸比的增加而增强。复合膜的组成相同时,其介电常数随拉伸比的增大而减小,而介电损耗随拉伸比的增大而增大。 

关键词:聚偏氟乙烯;钛酸钡;拉伸;结晶

PVDF 作为一种多晶型的半结晶氟塑料,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化学稳定性、电绝缘性、阻隔性和耐候性,在化工、轻工、制药、冶金、造纸、环保、能源、建筑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PVDF 常见的晶体结构有 α,β,γ 相等。α 相分子链构象为 TGTG′(T 为反式,G 和 G′为左右式)螺旋结构,分子中总偶极矩为零,所以无极性[1]。构型为 TTTGTTTG′的 γ 相则具有一定的压电性,而分子链为 TTTT 全反式构象的 β 相,自发极化大,具有很强的压电效应[2]。β 晶的相对含量达到 86.5%时,所得薄膜的 d33 系数可提高至 33 pC/N,击穿场强也明显提高[3-4]。同时,β 相的含量对 PVDF 样品的介电和铁电性质也有显著影响,介电常数和能量密度可分别增加 50 和 12Jcm-3[5]。PVDF 中 β 相的含量还可影响制品的光学透明度和机械柔性[6]。然而,常用的 PVDF 材料中β晶型很难获得,且不能稳定存在[7]。Gregorio 等研究发现,PVDF熔融后室温冷却只能获得 a 晶型;当温度高于 140℃时发生 β 向 a 转化[8]。在溶液成膜和流延成膜等外场作用较弱的静态加工条件下,最终制品主要得到的是α 晶型。PVDF 的 β 晶含量低导致各向异性差,取向极化困难,很难作为功能材料使用。此外,低的 β晶含量导致制品亲水性差、渗透性能差等问题。这些问题已成为与 PVDF 相关的功能材料大规模商品化应用的瓶颈。

由此,研究者开发了获得大量 β 晶型的方法。例如:机械拉伸、退火处理、电场极化、成核剂诱导以及与其它物质共聚等。借助拉伸场的作用可提高PVDF 中的 β 相含量,改善其压电性能。迄今为止,已有一些研究者报道了 PVDF 在拉伸场作用下的晶型转变过程,特别是 α 相向 β 相转变的影响因素及其转变机理。P. Sajkiewicz 等发现在 50~145℃之间拉伸 PVDF 薄膜时,α 相转变成 β 相,且拉伸温度为87℃时,得到的β相含量最高。A. Ferreira 等在不同的温度和拉伸比下单轴拉伸 α 相 PVDF 纤维时,发现 未拉伸样品中只含 α 相;在 80℃下拉伸比为 5 时,α相转变为β相,转化率约为 80% ;保持拉伸比为 5,在 80~120℃温度区间内拉伸样品时,β相含量在75%~80%之间,拉伸温度高于 120℃时,β相含量下降到约 22%,样品中主要为取向的α 相。A.A. Yousefi 等发现拉伸比影响β相含量多于拉伸温度,并归因于拉伸作用导致微晶的链排序和无序化,以及通过非晶区中链的移动作用诱导β相排入晶格。目前,拉伸温度、拉伸比等拉伸条件对结晶结构、晶转变等结晶行为的影响主要基于纯 PVDF,而对 PVDF复合材料中无机粒子(含量、形状及其和 PVDF 相互作用等)对 β 晶体的取向度、结晶形态的影响规律研究还比较缺乏。

本文利用挤出流延过程中的拉伸应力场对PVDF/BaTiO3 复合材料进行原位非等温拉伸,研究了拉伸比及 BaTiO3 含量对 PVDF/BaTiO3流延膜结晶结构、取向结构及介电性能的影响。 

1 实验部分 
1.原料

聚偏二氟乙烯(PVDF):上海 3F 公司生产,牌号为 F901;纳米钛酸钡(BaTiO3):粒径 40nm,上海麦克林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2.复合材料制备 

采 用 双 螺 杆 挤 出 机 和 三 辊 流 延 机 制 备PVDF/BaTiO3 复合膜。在其他流延参数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牵伸比(1、1.5、2、2.5 和 3),探讨牵伸比(即流延辊线速度与螺杆出料线速度的比值)对流延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同一牵伸比下,改变 PVDF 与 BaTiO3 组成比(100/0、90/10、80/20、70/30), 讨论组成比对流延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流延膜制备的工艺参数如下:挤出机料筒一区温度 180 ℃;二区温度 200℃;三区温度 220℃;口模温度 215℃;流延辊温度 90℃;冷却辊温度 80℃。 

1.3 性能测试与表征 
采用上海同步辐射光源(中国上海)的束线BL16B1 对样品进行了离线 X 射线散射测量。辐射源波长为 λ=0.124 nm。 

介电性能测试采用宽频介电谱仪 (Agilent 4294A),测试前样品上下表面均匀喷涂面积为 1cm ×1cm 的金电极;测试频率为 102 Hz~ 107 Hz,偏压为 1V,测试温度为室温。

2 结果与讨论 
2.1 同步辐射 X 射线广角衍射(WAXD)测试分析 

为了研究挤出流延成膜中 BaTiO3的加入量以及不同拉伸比对 PVDF 晶体结构的影响,本方法用广角 X 射线衍射(WAXD)对 PVDF/BaTiO3 复合膜的晶体结构进行了分析。图 1 给出了拉伸比不同的PVDF/BaTiO3 复合膜二维WAXD 图样。图中出现了明显的 PVDF 衍射环,从里到外分别对应于(100)、(110)和(021)晶面。未拉伸的 PVDF 膜各晶面衍射环完整,说明样品中没有取向。随着拉伸比的增加,(100) 和(110)晶面的衍射环在拉伸方向上逐渐减弱,而在垂直于拉伸方向上明显增强。这说明(100)和(110)晶面在拉伸的作用下发生了取向,且取向的程度随着拉伸比的增加而增强。加入 BaTiO3 后,拉伸比相同时,复合膜的取向程度明显大于纯 PVDF,可见 BaTiO3 促进了 PVDF 分子链在应力场中的取向。由图 2 可知,PVDF 的特征衍射峰的 q=2、2.05 和 3nm,别对应于(100)、(110)和(021)晶面,拉伸比对其晶体的结构没什么影响,在各种拉伸比下熔融处理的 PVDF 其结晶相均为α型 PVDF。从图(a)我们可以知道随着拉伸比的增加,α相衍射峰的强度明显减弱,说明随着拉伸比的增加,PVDF 的结晶度明显降低,可见拉伸作用会使晶片破坏。图(b)我们可以看处在组分比为 70/30 时,α相衍射峰的强度明增强,但是拉伸比为 1 和 1.5 的时候α相衍射峰明显减弱,而拉伸比为 2,2.5,3 的时候峰明显增高。图(c)中曲线变化很图(b)十分相似,图(d)的曲线的峰随着拉伸比的增大峰的变化程度明显减弱。这是因为 PVDF/BaTiO3 膜挤出流延过程中,由于 BaTiO3 分子的存在,PVDF 分子在应力场作用下的纵向伸展,阻止 PVDF 片晶的破坏。 






 
2.2 同步辐射 X 射线小角衍射(SAXS)测试分析

图 3 给出了拉伸比不同的 PVDF/BaTiO3复合膜二维 SAXS 图样。从拉伸后的第一散射花样可以看出,在拉伸方向(子午线方向)出现了一对散射极大值,同时在垂直于拉伸方向(赤道方向)出现了尖锐的散射信号,表明了样品内生成了微纤[9]。微纤是由高度的片晶组成,片晶法向沿拉伸方向取向,且片晶侧向尺较小。沿着拉伸方向,远离直通光阻挡器位置出现了极大值。图 4 为拉伸后不同时刻一维散射强度积分曲线。在 q(散射矢量)值 0.1nm-1 处出现第二个散射峰。 从图中可以看出,q 值符合 Bragg 衍射条件,是样品的二阶散射峰[10]。从图(a)SAXS 强度积分曲线中可以看出,在 q 值为 0.1nm 处,第二个散射峰的强度随拉伸进行而不断增加,在拉伸比为 1.5 后时,明显超过了第一个散射峰的强度。因为一阶散射峰的强度始终大于高阶散射峰的强度。因此在较大 q 值位置出现的散射峰并非二阶峰,而是由于新生成片晶的散射,且片晶的长周期小于最初生成的片晶的长周 期。但是拉伸比为 3 时,曲线变化明显变小。图(b)、 (c)、(d)中均可以看出随着拉伸比的增大,曲线也在变化。同时,随着结晶的进行,峰位向大 q 值方向移动。在结晶过程中,会发生片晶内插,导致片晶间平均长周期减小,根据长周期与散射矢量的关系: L=2π/q。L、q 分别为片晶的长周期和 SAXS 散射花样的散射矢量。片晶长周期减小,q 值増大[11]。综上所述,拉伸时微纤先生成,片晶经历短暂的生长过程后,出现新的片晶。 


(a)纯 PVDF;(b)PVDF/BaTiO3 70/30; 
(c)PVDF/BaTiO3 80/20;(d)PVDF/BaTiO3 90/10; 



2.3 介电性能测试分析 
图5展示了不同组成比 PVDF/BaTiO3 复合膜介电常数- 频 率 谱 图 。 从 图 中 可 以 看 出 , 所 有PVDF/BaTiO3 复合膜的介电常数均随着频率的增加而降低,降低的幅度与 BaTiO3 粒子的含量及拉伸比都有关。复合膜的组成不变,随着拉伸比的增加,复合膜的介电常数随频率降低的幅度减小。同一频率下,PVDF/BaTiO3 复合膜的介电常数受拉伸比的影响明显。复合膜的组成相同时,其介电常数随拉伸比的增大而减小。这可能是由于拉伸比越大,样品内因拉伸而产生的缺陷越多,导致介电常数降低。




图 6 为不同组成比 PVDF/BaTiO3 复合膜介电损 耗-频率谱图。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频率的增加所有 PVDF/BaTiO3 复合膜的介电损耗均有所增加,增加的幅度大小不仅与BaTiO3 粒子的含量有关,还与其拉伸比有关。复合膜的组成不变。拉伸比增加,复合膜的介电损耗随频率降低的幅度减小。同样,当复合膜拉伸比不变时,BaTiO3 粒子含量上升,复合膜的介电损耗随频率降低的幅度减小。同一频率下, PVDF/BaTiO3 复合膜的介电损耗受拉伸比的影响明显。复合膜的组成相同时,其介电损耗随拉伸比的增大而增大。这可能是由于拉伸比越大,样品内因拉伸而产生的缺陷越多,导致介电损耗增高。 

3 结论 
本论文从两个部分进行,第一部分是其他流延参数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探讨牵伸比(1、1.5、2、2.5 和 3)对流延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第二部分是同一牵伸比下,讨论 PVDF 与 BaTiO3 组成比(100/0、90/10、80/20、70/30)对流延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研究表明,加入 BaTiO3后,拉伸比相同时,复合膜的取向程度明显大于纯 PVDF,可见 BaTiO3 促进了 PVDF 分子链在应力场中的取向。加入 BaTiO3 后,第一个散射峰的强度比纯 PVDF 明显增加,而第二个散射峰的强度也随拉伸比的增加而增强。这表明BaTiO3 分子的存在,PVDF 分子在应力场作用下的纵向伸展,阻止 PVDF 片晶的破坏。复合膜的组成相同时,其介电常数随拉伸比的增大而减小,而介电损耗随拉伸比的增大而增大。这可能是由于拉伸比越大,样品内因拉伸而产生的缺陷越多,导致介电常数降低,介电损耗增大。 

参考文献: 
[1] Yang JJ, Peng PJ, Hua L, Zhu B, Tungalag. Polymorphic crystallization and phase transition of poly(butylene adipate) in its miscible crystalline/crystalline blend with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Macromolecules, 2010, 43(20): 8610-8618.
[2] Tang CW, Li B, Sun L, Lively B, Zhong WH. The effects of nanofillers, stretching and recrystallization on microstructure, phase transformation and dielectric properties in PVDF Nanocomposites. European Polymer Journal, 2012, 48: 1062-1072. 
[3] Mohammadi B, Yousefi AA, Bellah SM. Effect of tensile strain rate and elongation on crystalline structure and piezoelectric properties of PVDF thin films. Polymer Testing, 2007, 26: 42-50. 
4.Zheng H, Liu XL, Dou XL, Chen JF. Effect of employing Ni and Ag nano-particles as third phase on dielectric breakdown strength of BaTiO3/PVDF composites. Acta Material Composites Sinica. 2014, 31(1): 146-151. 
[5] Cho SH, Lee JS, Jang J. Poly(vinylidene fluoride)/NH2-Treated Graphene Nanodot/Reduced 
Graphene Oxide Nanocomposites with Enhanced Dielectric Performance for Ultrahigh Energy Density Capacitor.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2015, 7(18): 9668−9681. 
[6] Kim KL, Lee W, Hwang SK, Joo SH, etc. Epitaxial Growth of Thin Ferroelectric Polymer Films on Graphene Layer for Fully Transparent and Flexible Nonvolatile Memory. Nano Letter, 2016, 16(1): 334− 340. 
[7] Ong W, Ke CM, Lim P, Kumar A, Zeng KY, Ho GW. Direct stamping and capillary flow patterning of solution processable piezoelectric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films, Polymer, 2013, 54(20): 5330-5337. 
[8] Luo H, Huang Y, Wang D. The crystallization and crystal transition of PVDF in PAN nano-tube. Polymer. 2013, 54(17): 4710-4718. 
[9]Tang, Y .J. Jiang, Z. Y, Men, Y.F .,et al. Uniaxial deformation of overstretched polyethylene: in-situ synchrotron small angle X-ray scattering study[J]. Polymer. 2007;48(17):5125-5132. 
[10].Rastogi,S.Spoelstra,A.B.,Goossens,J.G.R,et.al. Chain mobility in polymer system: on The borderline between olid and melt.1.Lamellar doubling during annealmg of .yethylene[J]. Macromolecules.l997; 30 (25): 7880-7889. 
[11] Tian,N.Zhou,W.Q.,Cui,K.P,et al. Extension Flow Induced Crystallization of Poly(ethylene oxide) [J]. Macromolecules. 2011;44(19);7704-7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