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品牌营 >> 专题报道 » 正文
张晓波:未来的五年,海外市场更有发展潜力
  浏览次数:13343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1日 15:18:04
[导读] 最近确实很多人来问我,为什么你们出海做得不错?我的答案一直是,你只有自己尝试过了,才知道国外市场的水到底是深还是浅。瑞安
 “最近确实很多人来问我,为什么你们出海做得不错?我的答案一直是,你只有自己尝试过了,才知道国外市场的水到底是深还是浅。”瑞安市创新塑料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创新机械”)总经理张晓波鼓励同行们大胆迈出第一步,“可以自己先出去看看,因为国外的很多实际情况,仅凭想象或道听途说是无法准确把握的。”



张晓波:未来的五年,海外市场更有发展潜力


作为创新机械的掌舵人,张晓波在谈及行业现状与未来时,目光中既有对现实的清醒审视,更有对未来的坚定信心。访谈伊始,他便直指国内回收行业面临的核心症结。


“目前回收率低,很大程度上源于人们的主观意识,”张晓波坦言道,“我们习惯了将垃圾一扔了之,最终往往是混合在一起焚烧或填埋,精细分类的意识还比较薄弱。”与此同时,他也客观分析了基础设施的差距,“我们的回收体系,相比欧美等发达地区,在规范性和成熟度上还有提升空间。整个回收链条上,从业者的专业意识和操作规范,都还需要一个追赶的过程。”


然而,正是在这样的国内背景下,创新塑机却走出了一条逆势上扬的曲线。当被问及今年的营收状况时,张晓波的语气透露出一种审慎的乐观。“总体而言,大环境确实面临压力,这是大家的共识。但我们今年营收相较去年仍实现了增长,这主要得益于我们的出口业务表现强劲,海外市场贡献了关键的增长动力。”他特别强调了海外市场的战略地位,“我们的重心,现在已经基本上是以海外为主了。”


对于海外市场的侧重,并非盲目跟风,而是源于对全球产业格局变迁的深刻洞察。当我们将目光投向未来三到五年,张晓波描绘了塑料回收行业即将发生的深刻变革。


“国际贸易环境正在发生变化,一些地区存在反倾销、加征关税等现象,‘去全球化’的论调也有所抬头。”他分析道,“放眼未来五到八年,全球供应链确实在进行重组与转移,尤其是像我们这种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能耗相对较高的产业。”他进一步指出,这与国家整体的产业升级方向是一致的,“中国正坚定地迈向高科技领域发展,那么,这部分相对传统的产业,必然要寻找新的出路。”


“过去是流向东南亚、西亚,现在这些地区也开始逐渐饱和,那么下一步,自然会是向那些发展潜力巨大、需求正在释放的发展中市场拓展,例如非洲。”张晓波刚结束了为期一个月的非洲之行,创新塑机已在坦桑尼亚、加纳、尼日利亚等七个国家建立了机械工厂,提供维修与配件,确保24小时内解决客户的实际问题。


这番宏阔的格局观,恰恰解释了为何“创新出海”能成为创新机械的显著标签。当被问及如何取得当前的出海成绩时,张晓波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就像“小马过河”,只有试过了才知道深浅。


他随即分享了一个生动的例子,“比如,我跟别人说,我们在海外工厂的工人月薪折算下来可能只有几百元人民币,很多人是不相信的,但那里的劳动力成本确实具有竞争力。我们在非洲市场是供不应求的,这也常常出乎别人的意料。”这些亲身体验让他坚信,实地考察至关重要。“所以我经常建议塑料行业的客户,不妨亲自去海外走一走,看一看。国内市场目前已经相对饱和,竞争日趋激烈,生意普遍感觉难做。而我们在海外发现的,正是一个处于巨大发展期、市场缺口显著的战略机遇期。”


因此,创新机械未来的战略蓝图已经非常清晰,“我们当前的核心策略,就是全面布局海外市场。”张晓波总结道,并且向整个行业发出了他的判断与倡议,“塑料回收产业,完全可以紧跟这一波出海的浪潮。因为未来的五年,对于这个行业而言,海外市场的整体环境与发展潜力,预计将远超国内。为助力产业链共同出海,我们承诺将开放在海外积累的深厚资源,为合作伙伴提供超越维修的、涵盖厂房规划与原材料对接等环节的系统性支持。”


从国内回收意识与体系的亟待完善,到海外市场的广阔天地与大有所为,创新机械的路径选择,让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家企业在复杂环境下的生存智慧与发展策略,更是一个传统行业在全球化变局中寻找新动能、开拓新天地的缩影。




  王卫星

  编  辑

   16539182888

  ip1689edi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