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政策法规 » 正文
全球塑料条约谈判破裂,多国代表很生气!
  浏览次数:1329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18日 16:16:19
[导读] 一方主张该条约应限制塑料生产并逐步淘汰有毒化学品,而另一方的石油生产国则更倾向于将重点聚焦在后端废物管理上,美国也加入后
 一方主张该条约应限制塑料生产并逐步淘汰有毒化学品,而另一方的石油生产国则更倾向于将重点聚焦在后端废物管理上,美国也加入后者阵营。


旨在制定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全球条约以应对塑料污染的国际谈判在日内瓦无果而终,各国未能弥合在所需行动范围上的深刻分歧。


185个国家的代表于8月5日至14日举行会议,试图达成一项协议。此前,三年间进行的六轮政府间协商(INC)均未达成共识。谈判在周四的截止日期后彻夜进行,但分歧依然存在:一方主张该条约应限制塑料生产并逐步淘汰有毒化学品,而另一方的石油生产国则更倾向于将重点聚焦在后端废物管理上,美国也加入后者阵营。




来自185个国家的代表齐聚一堂,努力达成一项协议


塑料是现代生活的基础,无处不在,美国塑料制造商协会主席Ross Eisenberg表示。此处的首要任务应是终结塑料污染,而非终结塑料生产,他补充道,并警告称用替代材料取代塑料可能会引发不可预见的问题。


与会代表对为期10天的谈判未能产生任何协议表示失望,甚至愤怒。


古巴代表称,一个历史性的机遇已经错失。但我们必须继续前行,紧急采取行动,他们表示,地球以及今世后代都需要这项条约。


哥伦比亚方面则称:谈判一直遭到少数国家的阻挠,这些国家根本不希望达成协议。


代表14个太平洋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发言时表示:对我们这些岛屿而言,这意味着如果没有全球合作和国家行动,数百万吨塑料垃圾将继续被倾倒在我们的海洋中,影响我们的生态系统、粮食安全、生计和文化。


高目标联盟(包括欧盟、英国、加拿大以及许多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支持在生产阶段解决塑料问题。而包括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俄罗斯、伊朗和马来西亚在内的志同道合国家集团则反对这种做法,认为应注重后端废物管理。


中国的发言还是让人一亮,特别是指出:塑料污染复杂性远超预期,贯穿生产、消费、回收和废物治理全链条;塑料污染与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问题相互交织,任何单一方案都难以破解。过去三年多来我国交出了塑料污染治理的扎实成绩单,包括完善法规制度、强化污染管控、全面禁止废塑料进口、有步骤禁限、减少一次性非必要塑料制品使用,推动可持续生产和消费的具体措施和成效。


会谈主席Luis Vayas Valdivieso于8月13日基于有限的共识领域拟定了一份草案文本,但遭到双方拒绝。8月14日午夜后产生的修订版也未能促成协议达成,谈判代表在日出前得出结论:无法取得进一步进展。

进一步谈判的基础

不过,欧盟认为最新草案为重启谈判奠定了良好基础,南非也强调进程不能就此结束,这为第七轮谈判留下了一丝可能。


全球每年生产的塑料超过4亿吨,其中一半用于一次性产品。在产生的塑料垃圾总量中,15%被收集用于回收,但实际仅9%得到回收利用。约46%被填埋,17%被焚烧,22%管理不善并成为垃圾。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废物与资源工程副教授Costas Velis博士表示:我们确实需要改进回收利用......但我们实在不能指望这能解决塑料方面的所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