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量:6870发布时间:2017年02月15日 09:43:16

一个泰国华侨的塑机梦:以质取道

 在泰国从事塑机贸易生意二十几年,在当地拥有占地面积二十几亩的制造基地,对于世界塑胶市场走势,中泰塑机行业发展现状,台湾、日本、中国塑料机械质量功能了如指掌——他就是泰龙塑料机械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彭彪田。

他说依托泰国文化与中国机器的结合,敲开欧美机械市场的大门,是他一直以来孜孜以求的梦想。

生产“自己”的产品

当记者问彭彪田2017年的战略时,他说:“第一,计划2017年扩大在广州的生产基地,增加人员和机器设备。”紧接着他解释到:“由于订单过多,现在的生产速度较难达到预期的交货时间,当然这也是目前企业爆炸式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随着产量的增加,相应的技术人员也要随之跟上;第二,预计明年将进军欧美市场。”

泰国泰龙塑料机械有限公司总部位于泰国首都曼谷郊区北榄府,那是一个宜居宜工,风景优美的地方。对于从事塑机贸易二十几年的彭彪田而言,为什么要投入上千万元参与到制造业呢?他是这样回答的:做贸易不能从根本上把控机器的质量,所以要做自己真正的产品,而不只是贴牌产品。在塑机市场日益难做的今天,他溯流而上,不能不说他的思考与众不同,但同时却真正体现一个塑机人骨髓里对实业的真挚用意。与中国少数优秀的塑机人一样,他能稳住自己并承受孤独,在漫长的实业路上踽踽前行。

改观“中国制造”的旧识

27年前,泰龙最开始在泰国是以代理为主。一次在展会上与金纬的何总交流,不料两人一拍即合,便开始了互利互信的合作模式。

为了更好的服务东南亚市场、满足其需求,泰龙开始代理全塑料行业的设备。直至2013年,为了更好的保证质量及时反馈给客户,泰龙开始在广州成立分公司,独立生产和研发辅助设备。一切水到渠成后,泰国公司也开始同步生产,目前泰国公司占地14亩,部分作为仓库,部分生产及维护设备,部分生产原料。

然而在开拓泰国市场的路上却并未一帆风顺,产品第一次进入泰国时,在展会上,一个泰国人踱步到他的展位前问到,哪一国的机器?他诚实地回答,中国。其人转身便走,再无二话,连价格都懒的再问。受打击的他,并没有因别人的印象,改变自己对中国机器的看法,他深信中国机器才是他今后的唯一出路,于是他一次又一次挑选大陆的企业,察看许多企业的机器,考察一家又一家企业的管理,并考证各种机器的质量标准和配置。事无巨细,每一个螺丝都要审看三次,对于泰国本土抵触中国制造的这种情况,彭彪田经过一次次细心的讲解和周到的服务,让当地客户感受到这份真挚和诚意,渐渐地开始消除对中国制造的抵触,从而日渐接受并使用泰龙的机器。一步步踏实耕耘,换取了如今的泰龙公司在当地的良好口碑,也让使用机械的泰国企业相信中国设备的精良、优质。为了保证机械研发质量,泰龙聘请了高级技术团队,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研发并买进高端的加工设备,成功从以代理贸易为主的公司转变为技术型、生产型公司。

正是在无数次的学习和积累中,也为后来的他成功开办工厂,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和市场基础。

严把质量关

在广州,泰龙公司主要生产辅机:以破碎机为主打系列产品。兼有清洗、挤出、造粒机配套设备。另外,在生产的同时,他仍然兼做贸易生意,代理各类品牌机械。提起这些产品的知名度,他则谦逊又自豪地说:"在中国,泰龙塑机还不是很有名,但在东南亚各国,提起泰龙塑机,大家都竖指称赞。”

彭彪田做贸易生意时,每卖出一台机器,都会买台样品机器,亲历亲为地用足够的时间进行测试,在功能得到确认、质量得到保证、性能基本稳定之后,他才决定批量购进。每一台机器都经过严格的质量把关,所以他通过的每一台机器,都打响了泰龙的品牌。

当记者问及如何进军欧美市场时,他则信心百倍地答道:“中国机器进军欧美,具有绝对优势,价格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要素。

说到这儿,他突然兴致勃勃地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意大利人来到他在泰国的贸易公司,要买他的破碎机。彭彪田不解地问,为什么不买本国的机器?对方则说:“意大利一台机器的价格可以买泰龙的3台机器。如果机器用坏了,还可以当废铁卖掉。然后还有两台新机器,可以接着再用。3台的使用寿命,绝对超过一台。”无意之中,彭彪田敏锐地嗅到泰龙机器在欧美市场的商机。只要保障质量,泰龙机器将是海外市场最具竞争优势的产品。相信通过客户的购买和使用,不久之后泰龙机器将能赢得欧美市场的一席之地。

“破碎机关键在于刀,刀子好,整台机器就好。我一般会进口国外的好钢,来精工细作产出好的刀子。成本虽然高,但400块钱的刀,跟4000块钱的刀是完全不能相比的。”彭彪田表态道。

这些年,彭彪田不止在质量的引导下,制订企业的战略,而且对售后服务,也投以大成本,在泰国,他们聘用三名硕士工程师,专做售后服务。

他推心置腹地说到:“当我看到泰国的宗教文化根植于企业家内心对企业理念产生的影响,我似乎看到了企业成功的秘诀,不在于企业之外,而在于企业之内文化的建立,成于企业做产品的态度。”


阅读量:6870
  • 1